找到相关内容392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宏印法师主讲“禅定与禅观”

    亦属于胜知见之一,能自在变化四大,显现神变。要言之,一个人能将某些主题或观念,以禅定之力膨胀之、扩大之,进而表现在身心世界,就是“胜知见”的涵意。宏印法师认为现代人日理万机,环境复杂,较不易获得知见。...世界中实。”证明龙树菩萨将戒律画归“世界悉坛”,也因为这一特性,戒律常需随著时代环境而作调整。法师援引佛世之际规定不能取用隔夜的食物一例,分析说,当时没有冰箱,比丘们吃了宿食,可能影向肠胃,妨碍修行。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356488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

    般若经垂尽,身心渐渐凝定。一日,阅经次,  忽然失却身心世界,泯然空寂中,灵光湛湛,无数尘刹焕然  炳现,如凌虚影像,明照无边。座经数小时,如弹指顷;历好  多日,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。  在读《华严经》中,太虚大师觉悟到华藏世界“宛然是自心现量境界,莫不通透活泼”;“以前禅录上的疑团一概冰释,心智透脱无滞,曾学过的台、贤、相宗以及世间文字,亦随心活用,悟解非凡。”  大师在普陀山闭关修炼期间,曾有两次...

    张爱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5465143.html
  • 真俗无碍、慈悲利他

     大乘佛法是心灵觉醒的智慧和普利有情的慈悲。所以,在澈悟身心世界缘起空寂的真相之后,便随缘入世、重入红尘。不过,因为初见法性,智慧未完全纯熟,还要辅以禅定宁静身心,减少烦恼的作用,并且持戒清净身心、...真俗无碍、慈悲利他   黄国达   在悟见实相之后,身心逐渐融入缘起无我、寂灭如幻的法性大海,接下来,要修什么?如何修?   小乘人倾向于“少事、少业、少希望住”的,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2169073.html
  • 转识成智

    ,分为三种性:一、遍计所执性(相),二、依他起性(相),三、圆成实性,迷悟不同而所见即不同。遍计所执性是凡夫依虚妄心识所见的境相,把身心世界的一一法看成是我、我所、非缘起的心识之外的客观实体,其实是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069197.html
  • 寂灭为乐

    不受身心世界的禁锢,也就不再生死流转。   生死的解脱就是寂灭涅槃。解脱的原理,在于生灭法中契入不生不灭,也就是对于无常生灭法不封、不滞,心灵流畅、自由、开放、清净、真实,当下离生灭的动乱境相,契入...的法性,以为有客观实在的自我和外在世界,可以保有、追求或抗拒,执著这个实在感就是封闭、阻滞。实际上,生命是聚合、流动、离散的过程,由父母各占一半的遗传基因结合,加上业识的入胎,在母胎中吸取养份,逐渐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5869893.html
  • 我的修行体验

    “看藏经不可东翻西找,要从头依次地看到尾”。当时我因找不到阅藏思路,就依他的话,从大藏经最前的大般若经看起。  看了个把月,身心渐渐的安定了。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,有一日看到“一切法不可得 ,乃至有一法过于涅槃者,亦不可得”!身心世界忽然的顿空,但并没有失去知觉。在这一刹那空觉中,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。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,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。这种境界,经过一两点钟。起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870528.html
  • “禅茶一味”——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

    ,归根结底是因为“放不下”,所以,佛教修行特别强调“放下”。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:“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,否则徒劳无益。”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?内六根,外六尘,中六识,这十八界都要放下,总之,身心世界都要放下。放下了一切,人自然轻松无比,看世界天蓝海碧,山清水秀,日丽风和,月明星朗。品茶也强调“放”,放下手头工作,偷得浮生半日闲,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,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。演仁居士有诗最妙: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371523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和憨山大师开悟时的情景

    至今禅室初就,始得安居,身心放下,其乐无喻。一夕静坐夜起,见海湛空澄,雪月交光,忽然身心世界,当下平沉,如空华影落,洞然一大光明藏,了无一物。即说偈曰:"海湛空澄雪月光,此中凡圣绝行藏,金刚眼突空华落,...灵石乃见,同至会城,留语数日,差役送至台山。于二月望日,寓塔院寺。大方主人为卜居北台之龙门,最幽峻处也。以三月三日,于雪堆中,拨出老屋数椽以居之。时见万山冰雪,俨然夙慕之境,身心洒然,如入极乐国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874079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九)

    3、成为趣入空性义的依处 所谓“依处”,就是依靠处。在抉择到内外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无常之后,整个身心世界就成了只有当下一刹那的显现,在这个刹那上观察、抉择,就可以趣入诸法无我的意义,...器世界上没有常我,念念生灭的身体上没有常我,念念生灭的心、心所上也没有常我,身心世界上没见到任何常法,身心世界之外又没有任何现象,所谓的常我到底在哪里呢?以理观察,确实是没有的。为什么?万法的本性在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空性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09200074476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十)

    客尘。由这段经文就知道,客是不住、尘是摇动。 如果我们抉择好了细无常,心里会很明白,客尘就是指有为法的身心世界,因为器世界、身体、心、心所,都只是忽生忽灭刹那不住的法,这样刹那就灭了的法,怎么...虚空中一现就灭了的假像。到这里就会想到身心世界一刹那就消失了,在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?这不是虚假的显现吗?也就开始感觉到森罗万象都是空中毛发一样的显现,决定是“无而现”的。 《辨法法性论》说:“实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4550674477.html